40年40位艺术家:Rachel Maclean
路易莎·巴克采访
瑞秋·麦克莱恩(1987年出生于爱丁堡,生活和工作在格拉斯哥)主要从事数字视频工作,使用绿屏技术和数字编辑程序制作精心制作的黑色奇幻电影和数字版画,她通常亲自扮演所有角色。精心制作的服装和怪诞的假体妆容使她能够承担多个角色和身份,这些角色和身份来自迪士尼动画和童话故事,或受到商业广告和大众媒体的启发。麦克莱恩的作品借鉴了从英国喜剧、电子游戏到YouTube视频和真人秀等各种流行文化,用饱和色彩和童话小说探索了消费主义、身份认同、性别和民族主义等更黑暗的问题。除了在英国和国际上广泛播出,麦克莱恩还与BBC和第四频道合作过电视节目。她曾于2013年和2015年入围贾曼奖。2017年她代表苏格兰参加威尼斯双年展.
麦克林的个展快乐与光荣在CCA,格拉斯哥出现在a-n的Now shows特辑2014年6月.在2016年2月A-n发表了一篇题为有些东西是艺术家无法生存的,这是由创意苏格兰委托编辑的一篇挑衅文章的节选,由麦克林在创意苏格兰视觉艺术领域评论上发表。她在信中写道:“艺术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追求。艺术家不是独自工作,他们依赖于一个庞大的外部网络的支持,无论是来自资助者、机构、画廊、导师、学生、朋友、社区或观伟德亚洲存款众。”
A-n的覆盖范围讨厌你的脸,她在2017年威尼斯双年展(Venice Biennale)上在一座非宗教教堂里的视频装置作品包括一个新闻作品和一个常见问题在2017年5月.麦克林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了这个委员会,这是《匹诺曹》故事的翻拍,探讨了权力和政治谎言,他说:“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机会,可以解决美国和欧洲正在发生的一些更广泛的政治转变,另类右翼和民粹主义的崛起,以一种面向更广泛受众的方式。”在过去的10年里,作为一个艺术家,你经历了哪些主要的变化?
我认为,人们对“国际艺术家”的态度正在逐渐发生变化。毫无疑问,在你的简历上写上“国际艺术家”是很理想的。这是一种表达“我很成功,我经常旅行,我的工作内容可以相对轻松地在不同文化之间传播”的速记方式。这是艺术界的荣誉勋章!然而,对我来说,我认为在过去10年里,英国民族主义的复苏以一些意想不到的方式暴露了“国际主义”的虚伪。
作为一个说英语的英国护照持有者,我很容易相信一个乌托邦世界的“国际主义”幻想,因为边界和语言对我来说并不是什么大问题。然而,通过威胁限制艺术家和艺术品的行动,英国脱欧已经戳破了这种幻想,而且可能并不完全是坏事。我认为,英国人的“特殊”地位被取消了,他们对边界的理解(即使是非常轻微的)更接近世界上大多数人的方式:作为对他们生活的真正限制,而不是可穿越的抽象概念。
此外,我发现苏格兰独立公投以不同的方式改变了我对“国际主义”概念的态度。公投是一次突然的大规模的民族认同政治活动,它突出了苏格兰艺术和文学领域的差异。苏格兰的文学过去和现在都对苏格兰的政治有很大的影响力,而且长期以来,文学一直被投入到苏格兰语言和文化的推广中。公投似乎是文学界一直在等待的时刻。
然而,艺术界似乎更猝不及防。我认为这与这样一个事实有很大关系,即为了被视为一个来自苏格兰的可行的“国际”艺术家,你被迫诉诸于一种共同的文化或语言,这通常意味着摆脱你的苏格兰血统。在公投期间,我经常被告知,我关于苏格兰身份的作品对于国际舞台来说“太苏格兰了”,“人们不会关心或理解”。“所以当时我觉得我的苏格兰身份和我的‘国际身份’之间格格不入。就像苏格兰太狭隘了,或者离想象中的中心太远了,没有人感兴趣。
我的感觉是,这种情况正在慢慢改变,人们对想象中心之外的身份和文化有了更大的真正兴趣,艺术家为了在国际上展示而摆脱自己的文化的压力也更小了。进入21世纪20年,艺术和艺术家的角色是什么?
冒着听起来有点空洞的风险,我不认为所有的艺术家都有相同的角色或为自己设定相同的角色。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然而,我认为视觉艺术家所做的在图像饱和的世界中越来越重要的事情是帮助我们建立一个更重要的角度来阅读和消费图像。我认为在视觉素养方面经常存在一种误解,认为它是天生的,不需要教育。或者至少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是多余的。
我们的世界有如此多的东西是通过图像与我们交流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与此同时,视觉艺术和艺术教育也在削减,这意味着年轻人在如何批判性地回应扔在他们面前的东西方面受到的教育越来越少。从个人的角度来看,能够批判性地参与图像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要适应作为一个女孩/女人,身体形象和性别期望。我想,如果我没有幸运地接受过良好的视觉艺术教育,我对自己的信心就会低得多。我认为视觉艺术家有责任宣扬一种智慧的、复杂的、有疑问的视觉文化的重要性,而不是利用它的缺失。图片:
头头:瑞秋·麦克林。图片:David Bebber
1.瑞秋·麦克莱恩。图片:David Bebber
2.瑞秋·麦克莱恩,《狮子与独角兽2012年,数字视频剧照。
3.瑞秋·麦克莱恩,非常抱歉2018年,VR依旧。
路易莎·巴克,当代艺术作家和广播员。自1997年以来,她一直担任《艺术报》伦敦当代艺术记者。她是BBC广播和电视的定期评论员和评论员。作为一名作家,她曾为泰特美术馆、白教堂美术馆、伦敦ICA美术馆和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等机构撰写过论文目录。2016年,她撰写了谢菲尔德博物馆的公开报告。她的著作包括《移动的目标2:当代英国艺术用户指南》(2000)、《市场问题:当代艺术市场的动态》(2004)、《拥有艺术:当代艺术收藏家手册》(2006)和《委托当代艺术:策展人、收藏家和艺术家手册》(2012)。她是2005年特纳奖的评委。